发布时间:2025/1/22 17:23:41 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浏览:457 次
2024年度初级技术经理人(生物医药专场)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由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南京鼓楼医院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举办,南京萃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鼓楼区科技局、南京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分会、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南京鼓楼医院细胞治疗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领域)、江苏收放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江苏宏观经济学会生命健康专委会共同协办。活动得到了全国各级各类43家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共有125名学员报名,分别来自政府机关、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企业等不同领域。
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南京鼓楼医院转化医学部负责人李智洋主持。
开班仪式上,南京鼓楼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于成功致辞,于院长对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授课专家和来自全国共计43家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的125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在培训期间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静发表讲话,王主任指出,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周期漫长、投入较大、技术复杂的过程。技术经理人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把最新成果和市场上最需要的技术“穿针引线”在一起的“巧匠”,也是等待“种子”破土而出的“园丁”,南京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后续将继续支持全市各家医疗卫生单位的转化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医疗卫生领域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
本次培训按照《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要求,采用理论学习、模拟演练、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学员共完成合计不少于24学时的课程学习。
8位专家从技术转移公共知识、科技成果评价、医疗机构案例与实践、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法律法规等角度开展授课。
张彤:科技服务业与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张彤详细讲解了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与策略,深入剖析了科技服务业的现状与趋。
师进生: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体系与科技成果评价实务
康复大学三级教授师进生系统介绍了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方法,为科技成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了科技成果评价的具体操作与注意事项。
王岩:知识产权助力概念验证和成果转化与成果转化导向的高价值专利培育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医药部生物室副主任王岩从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促进成果转化的策略、以成果转化为导向以及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方法与路径等角度进行精彩分享。
胡鹏:医疗及生物医药技术需求挖掘与技术转移实践
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南京鼓楼医院细胞治疗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执行副主任胡鹏结合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实战经验,由浅入深地讲解了挖掘技术需求的工作方法论和实战技巧。
许锋:上海九院医学创新及成果转化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学科规划处处长许锋为大家详细分享了本院在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
蒋海军:民法典合同编、商法及公司法及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主任、首批江苏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蒋海军从法律法规角度出发,结合海内外实际案例,生动地讲解了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宋皖舒:江苏省技术合同登记及实务
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研究员宋皖舒详细介绍了江苏省技术合同登记的流程与要求,并分享了实务操作中的经验与技巧。
马成龙:江苏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培训部马成龙全面剖析了江苏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三天培训的最后,为检验学员们的学习成果以及巩固所学知识,组织进行了一场线下理论考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着眼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明确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医疗卫生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优势领域,是生物医药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源头、验证基地和需求侧。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果转化能力,不仅关系社会大众的健康福祉,也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迫切要求。
下一步,南京市转化院将继续聚焦医疗及生物医药领域,充分利用我市医疗卫生机构、涉医涉药类高校及生物医药产业等创新转化优势资源,开展医药、医工等特色化系列培训,为学员们在今后开展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实战“干货”技能,推动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医疗成果转移转化。